6月10日,以“加快海上福建建设·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为主题的“清洁能源海峡高峰论坛”在福建漳州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向与会人士分享了自己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八点思考。第一,要从人类文明形态进步的高度认识能源革命...
节俭是美德。节能是基本国策。节能提效是实现“双碳”目标最有效、最直接、最经济的手段。“十一五”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创新性地将节能减污降碳作为重大工程加以实施,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实现碳中和道路上将面临碳排放量大、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碳达峰到碳中和缓冲时间短等诸多挑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9.4%,比美国(14.4%)、印度(6...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大特征,就是要建设人与自然和...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我们参与全球气候行动的决心。自目标愿景宣布后,“碳”字火遍大江南北,这有利于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但同时笔者也发现,在实际行动中,个别地方出现了“为减污降碳而减污降碳”的思维和方法。...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我们参与全球气候行动的决心。自目标愿景宣布后,“碳”字火遍大江南北,这有利于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但同时本文也发现,在实际行动中,个别地方出现了“为减污降碳而减污降碳”的思维和方法。...
作者:周宏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要转变观念,引领达峰。必须认识到,碳达峰已然是最大的政治,无论是学者还是各级管理人员,都应当注意自己的政治站位,既不能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更不能为西方资本代言,而要加强相关决策支持咨询研究;对地方政府而言,要在“十...
近年来,气候变化日益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央也提出,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场双碳目标的硬仗怎么打?数据显示,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牵引力量,城市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却产生了全球72%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见,“碳中和”承诺的兑现关键在城市。“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以...
作者:赵凯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铜资源循环利用发展中国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是全球范围内发展循环经济成效最明显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倡导废弃物回收利用,开始建立废旧物资回收系统,在各项建设活动中初步涉及到与...